关注主办方微信,了解更多展会信息
主办方联系方式:
名称:中国锻压协会
地址: 北京昌平北清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博雅C座10层
邮编:102206
电话:010-53056669
传真:010-53056644
邮箱:
metalform@chinaforge.org.cn
动态/资讯

2020年浙江装备制造业总产值首破3万亿元

发表时间:2021-02-23 14:14:11; 来源:news_from

近日从浙江省经信厅高端装备处获悉,2020年浙江省装备制造业总产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增加值增长10.80%,各项经济指标全面超过上年同期水平,为“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2020年浙江全省各地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取得稳定增长,从规模上看,宁波市和杭州市分别达到21795亿元和18370亿元,两市合计占比超过全省的50%。

据了解,2020年,浙江全省规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31802亿元,同比增长10.72%;增加值7381亿元,同比增长10.80%,增速高出去年增速3.0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增速4.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对全省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84.48%。实现销售产值31138亿元,同比增长8.50%,出口交货值6930亿元,同比增长8.20%。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全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数量20617万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的44.23%;增加值、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44.2%、42.4%,分别比2019年增长3.3和3.0个百分点。1~12月,浙江全省装备制造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33013亿元,同比增长8.42%,增速较规上工业高6.42个百分点;营业成本26956亿元,同比增长8.34%,与营业收入增速相当;利润总额2568亿元,同比增长20.66%。

今年,浙江省将深入实施制造业首台(套)提升工程,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方向,推动医疗装备、自然灾害防治装备、船舶、海洋装备、航空航天、铸造和基础件等各领域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创新发展,打造浙江省装备制造业新优势。

一是统筹做好首台(套)新政的政策解读等工作、部门职责分工和年度工作计划编制等工作,实行清单式、闭环管理,重点在落实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尽职免责机制等政策落地方面实现突破,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首台(套)产品遴选激励和推广应用“全流程”服务保障机制,打造全国首台(套)产品最优生态系统。

二是创新首台(套)装备遴选机制,认定一批首台(套)装备。完善遴选标准和遴选程序,根据首年度工作试点情况,完善清单更新发布机制和“清单引导、标准认定”工作机制,重点面向标志性产业链“卡脖子”技术领域,全年新培育认定200项首台(套)产品。

三是组织一批首台(套)工程化攻关项目。结合标志性产业链培育,实施一批引领性的首台(套)工程化攻关项目,研究完善对首台(套)工程化攻关项目的支持方式,将符合条件的首台(套)装备工程化攻关项目优先推荐纳入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目录予以支持。协调推动第一批首台(套)装备工程化攻关项目实施。

四是实现一批重点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突破。加大应用推广力度,在应用奖励政策创新、保险补偿政策改革等工作上迈出坚实步伐。完善首台(套)产品保险补偿政策,建立保险费率分级浮动机制和分档阶梯补偿机制。

五是推介一批重点首台(套)产品。加大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对接力度,推动浙江省首台(套)产品更好服务军民融合、服务央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推动首台(套)服务保障能力提升,筹建首台(套)展馆,并在世界互联网大会、装备博览会等平台和展会上展示首台(套)产品,扩大浙江省首台(套)产品的影响力和知晓度。

六是推动产业链集聚发展。努力打造宁波、杭州、台州、嘉兴等地差异化协同发展的全国中高端机床产业高地,培育汽车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七是发挥产业链服务团作用,落实产业链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围绕产业链上企业、项目、平台主体,开展“三服务”和特色专项对接活动。协调做好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合作。

八是协同落实重点任务。协调省级相关部门,共同帮助企业排摸风险、破解难题、促进合作、推广经验。建立省市县协同培育推进机制,多级联动解决两个标志性产业链发展、项目建设、应用推广中的关键问题。

九是加强政策支持。实施制造业首台(套)应用补链方法,打造一批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的首台(套)产品。支持标志性产业链协同创新、急用先行、生产制造方式转型、首台(套)工程化攻关等项目通过市场手段引导铸造产能向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区域转移。

十是重点做好政策解读等工作。加强部门协作,整合相关政策资源,推进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研发、工程化和产业化,加大已突破技术装备的配备应用。

十一是加快推动铸造行业转型升级。通过产能置换优化产能布局,引导铸造产能聚集发展,在产业集中、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区域建成一批铸造园区。力争到“十四五”末,产业园区力争容纳全省30%以上的铸造产能。

十二是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优化资金、土地等要素配置机制,向头部铸造企业倾斜。重点支持中小铸造企业以股份制形式合并重组,加快行业集聚集约发展。因地制宜探索低小散企业退出补偿办法,引导尾部企业主动退出铸造产能。


版权所有: 中国锻压协会  京ICP备05075268
技术支持:中国锻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