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危机之下“走出去”还是“拿进来”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国外一些老牌汽车巨头相继陷入困境。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已经进入破产保护程序,而第一大汽车公司通用6月1日也将面临债权人的宣判。 国内汽车企业的处境相对则要好一些。尽管面临出口萎缩的严峻挑战,但由于四万亿投资计划、汽车下乡、产业振兴规划等政策的出台,今年的产销量依然实现了增长,中汽协的人士预测,今年国内汽车的产销量将突破1000万辆。 在此消彼涨的背景下,汽车业出现一种呼声:中国车企迎来抄底海外的机会。 分析人士指出,长远来看,“走出去”是正确的战略选择,但是目前国内汽车企业的实力还不够,而且海外并购也面临较大的阻力和风险,但收购其中的部分资产、整合有利于我们发展的资源倒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目前已发生的并购案中,比较经典的是上汽收购韩国双龙案,这家公司还成功收购英国罗孚并获得较大收益,可是双龙目前却陷入了债务泥淖,不少人士认为这凸显了国内汽车企业“走出去”会遇到的风险。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作部市场与政策研究部蔡国钦指出,收购国外整车企业会遇到较大的外国政策的阻力,即使收购成功,后期也会面临整合、管理、运营、债务等各方面的问题,先前的人才由于体制机制的变化也可能难以发挥作用。 业内人士指出,收购部分资产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应该接盘什么样的资产还需要慎重考虑,而国外车企在遭遇困境时首先出卖的并不是最核心的资产和品牌。并购看中的是对方的品牌、技术、规模或者市场,中国车企还没有强大到通过收购对方品牌打入海外市场的阶段,技术是目前最急需的。有成功收购英国锰铜公司经验的吉利总裁李书福曾表示,“当初看中锰铜是因为它有伦敦TAXI车型完备的历史技术数据,这是人家花几十年的心血累积起来的,对自主开发作用极大。” 面对将海外技术“拿进来”的良机,国内汽车企业看起来却比较谨慎。购买技术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这个技术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二是为了获得技术而付出的成本是否划算。这种谨慎的态度可以理解,毕竟国内大多数汽车企业无论是资金实力还是资源整合水平仍有待提高,更何况技术“拿来”之后也要有一个消化过程,国际上收购之后消化不良而身陷泥潭不乏先例。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技术上的差距,偏安一隅并不是最终的选择。企业需要权衡自主研发所产生的成本与通过收购所耗产生的成本。如果确实存在合适的机会,为什么不牢牢把握住呢?相信有一些有远见有实力的国内汽车企业能够该出手时就出手,抓住合适的机会、整合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资源,从而实现新的跨越。 当然,这些遭遇困境的多为传统汽车企业,而新能源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已成共识,那么其资产是否还存在被收购的价值?蔡国钦认为,目前我们对新能源车的理解存在误区,新能源车应该是一个全新的系统,而不是简单的技术拼凑。发展新能源车并不能撇开传统汽车,根儿还在传统汽车那里。此外,尽管新能源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技术还不成熟,没有发展到全面铺开的阶段,传统汽车依然可以给企业带来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