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是拉动经济的最大动力
发表时间:2009-05-31 16:13:18; 来源:
“光伏产业是带动经济走出危机的最大火车头。”日前,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郑重表示。刘汉元认为,目前,除震惊全球的经济海啸外,能源危机正逐渐蔓延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尤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生存延续必须面对的问题。 太阳能是最经济、最清洁、最环保的可持续能源 记者从公开资料获悉,目前,全球石油已知储量大约可开采40年,天然气可开采约50年,原煤可开采约200年;而我国可采储量的原煤为115年,原油仅20年,天然气仅49年。这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据意味着,地球上超过50亿年积累的能源,在几十上百年间即将被人类消耗殆尽,能源危机正向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 对此,刘汉元表示,要解决能源危机,必须找到新型的可再生能源,而通过对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等几种常见新能源对比分析后,可以发现,太阳能发电具备很多无可比拟的优势。 刘汉元称,首先,从新建电站所消耗能量与电站运行周期内的发电量之比(即能量的投入产出比)看,目前光伏发电可达到10~15倍,在光照良好的地区最高可达到15~20倍。 其次,从光伏电站建设成本来看,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和推广,尤其是上游晶体硅产业和光伏发电技术的日趋成熟,建筑房顶、外墙等平台的复合开发利用,每千瓦光伏电能的建设成本在2010年前后可能达到7000元~1万元,相比其他可再生能源已具有同样的经济优势。 同时,从我国可开发的资源蕴含量来看,生物质能1亿千瓦,水电3.78亿千瓦,风电2.53亿千瓦,而太阳能是2.1万亿千瓦,只需开发1%即达到210亿千瓦;从比例看,生物质能仅占0.46%,风电占1.74%,水电1.16%,而光电为96.64%。而从目前各种发电方式的碳排放来看(不计算其上游环节):煤电为275克,油发电为204克,天然气发电为181克,风力发电为20克,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则接近零排放。并且,在发电过程中没有废渣、废料、废水、废气排出,没有噪音,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不会污染环境。 从能量转换路线来看,一般来说,在整个生态环境的能量流动中,随着转换环节的增加,转换链条的拉长,能量的损失将呈几何级增加,并同时大大增加整个系统的运作成本和不稳定性。生物质能、水能和风能本质上都是太阳能的某种转换形式和转化环节,其本质上还是来源于太阳辐射产生的能量。刘汉元透露,太阳能发电是直接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是所有可再生能源中对太阳能的转换环节最少、利用最直接的方式。目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实用水平在15%~20%之间,实验室水平最高目前已达35%。 此外,从资源条件尤其是土地占用来看,生物能、风能是较为苛刻的,而太阳能则很灵活和广泛。如果说太阳能发电所占用土地面积为1的话,风力则是太阳能的8~10倍,生物能则达到100倍,一个大型水坝的建成往往需要淹没数十到上百平方公里的土地。相比而言,太阳能发电不需要占用更多额外的土地,屋顶、墙面都可成为其应用的场所,还可利用我国广阔的沙漠。通过在沙漠上建造太阳能发电基地,还直接降低沙漠地带直射到地表的太阳辐射,有效降低地表温度,减少蒸发量,进而使植物的存活和生长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可能,稳固并减少了沙丘。 因此,刘汉元强调说,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我们目前可以使用的能源中最经济、最清洁、最环保的可持续能源。要想尽快走出能源危机,得先从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抓起。光伏产业是拉动经济走出危机的最大动力 “纵观近现代历史,每次经济萧条后的复苏,都会出现一些新技术、新产业和新观念,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继续发展。”刘汉元感叹说,到了二十一世纪,光伏技术基于其技术先进性、资源无限性和绿色环保性等特征,无疑是下轮产业技术革命的核心。据悉,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的700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中,把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摆脱经济衰退、创造就业机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国家战略。 记者获悉,我国光伏产业自2002年以来,年平均增长高达191.3%,2008年太阳能电池产量已突破2000MW,继2007年后继续保持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多晶硅产量已突破了4000吨。2007年中国总装机容量为7.13亿千瓦,即全国人均0.5千瓦的发电能力。2008年装机容量提升到8亿千瓦。经测算,此发电能力的10%如果用光伏发电来取代,就将形成2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这仅是狭义的发电消耗,据此测算,去年我国人均耗电是2500度左右,美国是13000度/人;从目前可查数据,美国2007年仅煤炭消耗为10.24亿吨,如加上其他相关能源,折算成电能消耗,将达29.77万亿度,人均接近10万度电。因此,如果以此方式计算广义能源消耗,包括我们的天然气、煤炭等,燃烧下来以后,简单测算,中国去年一年烧掉27.4亿吨煤炭、3.6亿吨石油,还有720亿立方米天然气,其中仅煤炭一项,我们人均就是9000度电的能耗,加上其他石油、天然气,算下来就是人均15000度电,这包括了工业、农业、商业、生产等所有能耗的折算用电。这些用电,如果在未来的20~30年,用光伏发电来取代,只算其中30%,用20年到30年的时间来实现,这个过程就会支撑中国未来20年到30年的发展,美国、欧洲也一样。 刘汉元指出,上一轮全球经济更多是靠电子和信息技术应用推动整个人类进步了30年,本轮经济走出困境,以及未来20~30年靠什么来拉动?我们认为,无论是发达还是不发达经济体,太阳能光伏产业一定是最大一个发动机,是形成支撑经济未来20~30年发展的最大火车头。从此角度,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新能源产业成为刚刚上任的奥巴马乃至欧洲政府、社会拉动经济复苏的不二选择。因此,我们看好这个行业未来2~3年、5~10年、10~20年,甚至更长时间,每年将以30%~50%、甚至更高的速度增长。光伏产业也必然会在替代传统能源的过程中,加快我国光伏产业整合、优化、提升的速度,加速光伏产品应用的速度和规模,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制造机会、建设机会。同时这也是一个现有的、成熟的、功在千秋的产业拉动和新的增长点,其必然加快推动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复苏。 我国具有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独特优势 谈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诸多好处后,刘汉元还透露,我国具有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独特优势。我国幅员辽阔,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国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每平方米太阳能年辐射总量达3350~8400兆焦,平均为5860兆焦(相当于199kg标准煤),每年我国地表吸收的太阳能,大约相当于2.4万亿吨标准煤的能量,相当于2008年全国能源消耗总量28.5亿吨标准煤的842倍。其中西藏西部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每年最高达2333千瓦时/平方米(日辐射量6.4千瓦时/平方米),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现有沙漠化土地面积100多万平方公里,且呈逐年扩大趋势,主要分布在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的西北和西南地区,假设将这些沙漠化土地的1%,用来安装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按目前比较保守的100Wp/m2技术水平计算,装机容量即可达到10亿千瓦,而2008年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仅为8亿千瓦。 当然,近年来,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快速发展和巨大前景,其上游的多晶硅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应用技术已日趋成熟,尤其是从国内及全球现有生产工艺看,已可实现整个多晶硅生产实现产业链和系统内部的封闭运行,从而接近零排放水平。近10年来,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平均年增长率为41.3%,太阳能电池产业规模扩大了35倍。我国2008年太阳能电池产量已突破2000MW,占全球产量的36.7%。但国内太阳能发电市场发展却极为缓慢,截至2008年底累计装机不足全球的2%,产业和市场发展不平衡。鉴于光伏产业在我国资源上的独特、巨大优势,长久、安全、方便和维护简单,运行成本低等显著特点,国家应进一步配套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处于发展初期的光电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参加全球经济竞争。 此外,率先迈入清洁能源的时代,既是缓解资源的压力,又是中国能源战略安全的唯一选择。今年3月26日,我国财政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文推行太阳能光伏计划,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最高给予20元/瓦的补贴。同时,继迄今国内最大的太阳能电站――甘肃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特许招标项目招标后,4月15日国务院发布《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光伏产业被列入其中,而中科院的“太阳能行动计划”也早已启动。所有这些政策和措施,将在缓解资源压力的同时,帮助中国率先迈入清洁能源时代。 有关调查显示,欧盟将在2010年安装3GW(百万千瓦)的光伏发电装置,在2030年增加到200GW左右,全世界可能会达到1000GW。建筑并网光伏系统和大规模光伏荒漠电站这两种形式,将逐渐成为中国光伏市场主流。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继续在解决中国偏远地区老百姓用电和脱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刘汉元称,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耗竭以及太阳能技术和产业规模的快速发展,太阳能最终将以其高转换效率、简单、可靠、经济和环保等特性,成为未来能源之星。 刘汉元透露,拿攀西地区来说,那里阳光资源充沛,如果能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发展前景很大。目前,公司已经派出了一个项目小组前往攀西地区进行考察,争取在合适的时机建光伏发电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