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主办方微信,了解更多展会信息
主办方联系方式:
名称:中国锻压协会
地址: 北京昌平北清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博雅C座10层
邮编:102206
电话:010-53056669
传真:010-53056644
邮箱:
metalform@chinaforge.org.cn
动态/资讯

金言|钢铁等去产能和产量做法有待商榷

发表时间:2022-12-06 16:17:06; 来源:中国金属成形展

多年来,供给侧改革是装备制造业的主要改革政策,改革的目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后来开展的绿色制造、蓝天保卫战和工业4.0等一系列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和进步的工作,大大地推动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这期间,出于打击“地条钢”,消除低档钢铁产能,保证钢铁,乃至建筑安全的需要,以及抑制恶性钢铁价格竞争和推动钢铁产业健康发展的目的,开展了对钢铁行业污染严重,低质量钢生产能力和企业乱象的治理,但发展到后来,政策变成了钢铁去产能,同时将与钢铁生产没有关系的装备制造业中的基础产业-铸造行业也进行产能控制,因铸造和锻压的关联性,一些地方把锻压也参照铸造执行控制产能。

如果我们冷静下来,仔细研究这个政策,做法完全有违国家十八大以来的经济工作方针和总路线。

首先,“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当前市场经济工作的总方针,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决定性”作用,产能和产量应由市场来决定是体现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区别的最为重要的特征。而不能由政府列举“名单”,强制规定谁能做、谁不能做。

其次,在对装备制造业的管理中,应该坚决执行一直以来的“放管服”,也就是必须把“放”基于首位,这个“放”在装备制造业中就应该包含“产能和产量的放”,通过市场来调节产能和产量,而不是依据政府或其他机构的判断进行计划。在装备制造业中,为了引导企业向环保、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可以制订负面清单,但不能为了“管”而制订“准入”或“白名单”,这有违市场经济需要一定的自由度要求。

第三,由于“良好和足够”的信息,以及对其进行判断标准不确定性很大,这种做法不但不利于让限制低水平产能变得纸上谈兵,也让希望投资新的先进、高质量“产能和产量”困难重重,不恰当地比,变相地在使用扶持“刘阿斗”的做法在保护既得利益者。这也大大地束缚着企业的更新改造和资金流入,阻碍企业和行业的创新发展。

第四,这个限制产能的过程中,已经非常不利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因为产能已经成为了一种资源,不但会让一些低质量产能企业抱住低档产能不放,可能还会出现“产能出售和出租”,为愿意投资高质量者增加负担。

第五,提出“限制”的初心应该是节约自然资源,避免价格恶性竞争,就钢铁而言主要是“地条钢”的质量堪忧,打击“地条钢”非法生产,而走到今天的执行过程已经与原来的初心相悖。成为了限制改造更新,优化竞争,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障碍。

第六,目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重要含义是物质财富创造不足,获得不容易。需要继续解放劳动力,充分发挥人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一些影响装备制造业基础的产业的产能、产量完全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做的不是限制产能和产量,而是如何引导高质量产能和产量的增加,经不能念歪了。

第七,多数情况下,被限制的行业大都是基础的基础行业,需要激烈竞争和不断投资的行业,是非常短缺“劳动大军”和“不受欢迎”的行业,需要解决人力和高水平高投资的问题,而不应是限制,这样还有多少投资进入这些产业,还有多少人觉得有奔头。

第八,如果出发点是基于提升国有大企业效益、赋予一些机构和组织权利的角度看,我们的思考方式更需要重新思考和校正。

“不许”是最省事儿和最简单的管理控制手段,“引导并辅导使其提升”是最为艰难的工作,计划经济中得到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决不能用简单的办法做重要的复杂市场能完成的事儿。

目前,基于完善产业链、发展工艺链,绿色低耗和低排放和高质量发展的初心,对装备制造业产能调整,打击低质量产能,推动高质量产能的提升,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国家研究机构、协会、学会和国内外专家力量,采用技术标准(规则)、环境保护标准(制度)、安全生产标准(制度)、产品质量标准(制度)、竞业限制制度、反垄断(恶意价格竞争)制度、企业和个人信用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市场公平准则予以规范和调整,不能用“准入”和“去产能”等手段来推进,这是市场经济决定的调节产能和产量的必由之路。



版权所有: 中国锻压协会   京ICP备10006204号
技术支持:中国锻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