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业怎样求存
发表时间:2009-01-05 23:52:19; 来源:
如果要评比汽车产业链条上各环节企业2008年的幸福指数,汽车零部件企业很可能是最低的。 2008年上半年,汽车零部件企业倍受原材料价格猛涨、人工成本上升等上涨因素煎熬。到了下半年,好不容易看到原材料价格下跌的趋势,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多米诺效应,又使国内外汽车市场步入寒冬,整车企业纷纷大幅减产,市场需求萎缩使零部件企业再遭重击。 一涨一缩之间,几乎没有给汽车零部件企业留下什么喘息的余地。技术含量高、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虽然销量和利润受到影响,但尚有家底抵御车市寒流。而那些技术无专长、主要靠规模和薄利多销支撑的企业,以及前两年扩张步伐过急的企业,面临的则是生死大考。 2008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一度飙升至147美元/桶,铁矿石价格也大幅上涨65%。这两大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得以塑料件、钢板、玻璃等为主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面对当时依然红火的汽车市场,却轻松不起来。 由于零配件统购平均占整车的70%-80%,车市价格战导致的利润流失实际上大部分被分摊到了上游零部件供应商身上。夹在上游企业涨价、下游企业降价中间的零部件企业自然是苦不堪言,即便龙头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受到很大挤压。 汽车玻璃主要供应商福耀玻璃2008年一季度的业绩报告显示,其主营业务浮法玻璃和汽车波璃的毛利率都在下降,销售毛利率已从2007年中期的37.69%下降至2008年一季度的32.95%。 大企业有规模与实力做支撑,或者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淘汰利润低的产品进行应对,一些中小零部件企业产品利润低,在整车企业面前又没有什么议价能力,只能选择转产或倒闭。 进入2008年下半年,原材料价格回落,部分整车企业调高产品价格,然而不等上半年日子难熬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喘口气,金融危机引发的冲击便接踵而至。 不同于整车企业,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出口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美国、日本、韩国、欧盟这些国家与地区是汽车零部件出口的重点区域,也在金融危机来临时沦为“重灾区”。 中金国际汽车分析师王智慧在相关报告中表示,2008年1-10月,北美、欧洲和日本三大发达市场占我国汽车出口金额的比例65%左右。但是,随着金融风暴蔓延并逐步演变为经济危机,中国零部件出口增速也显著放缓。2008年10月份,我国零部件出口北美和欧洲增速分别由2007年的24.8%和55.1%下降到-2.0%和29.1%。受此影响,零部件行业出口增速由 2007年的37.9%下滑至2008年10月份的14.8%,下滑趋势显著。 比起金融危机造成的市场需求萎缩,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认为,金融危机引发的汇率大幅波动对汽车零部件出口的冲击更大。“欧元、卢布、澳元2008年下半年都大幅贬值,有些高达30%以上,给之前签订订单的国内零部件出口企业造成很大损失。由于货币贬值,这些国家购买力下降,也造成后续订单减少。” 国内市场的情况同样不妙,停产、歇工、裁员在整车企业早已不是秘密,处于上游的零部件企业亦不可能有什么订单。陈文凯介绍,目前国内零部件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很低。“某些商用车行业零部件企业的生产线利用率只有10%-20%,轿车行业的也只有40%-50%左右。” 陈文凯说,冲压、铸造等细分领域前几年供不应求,企业扩张比较厉害,所受的冲击会更大。 对于今年的行情,陈文凯所持并不乐观。“2009年上半年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情形会更坏,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还未完全显现。汇率如何变化现在看也很不确定。” 贝肯商务咨询亚太区总经理宝林格表示,与国外同行相比,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尤其存有洗牌的风险。中国汽车行业中,100个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只能提供少于50%的汽车零部件。而在欧洲、美国,20个零部件供应商就可以提供约80%的汽车零部件。 到海外抄底这样听起来很有诱惑力的设想,对于国内大多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时机远未成熟。 “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到海外挖人才、购买先进设备来提升技术和制造工艺。收购资产与企业还比较困难。”多家零部件企业对此做出非常相近的答复。 |
新闻作者:耿慧丽 |
新闻来源:经济观察报 |
发布日期:2009年1月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