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结构调整 做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
虽然面临困难,但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就会克服困难,保持增长。但即便如此,我们还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因为整体而言,我们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实力还不是很强,在多个方面还有增长的空间。中汽协也愿意继续为我们的零部件产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去年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接连遭遇贸易保护主义的围堵。如去年年底欧盟对我国出口的紧固件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今年又开始对我国铝车轮进行反倾销调查,一系列的事件使得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雪上加霜。但幸运的是,我国针对汽车行业的经营状况及时出台了若干的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务院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对我国汽车产业止住下滑趋势、恢复高速增长起到关键作用,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这一方面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政策英明、及时、有效;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汽车市场孕育着巨大的潜力。虽然面临困难,但只要有国家政策的支持,这个潜力就会释放出惊人的能量。中国汽车产业有坚实的市场基础和国家的支持,就会克服困难,保持增长。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有清醒的认识,因为,我们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整体而言实力还不是很强,在多个方面还有增长的空间。 今年,我国汽车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保增长、扩内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汽车零部件产业多年来存在的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影响着零部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笔者以为,保增长、扩内需是解决眼前的矛盾,是为了度过眼前的危机,而调整结构是解决长远、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我们要处理好近期和长远的关系,在做好保增长、扩内需的同时,注意解决好零部件产业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零部件产业的结构调整要紧紧围绕节能、减排、安全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题;通过调整改变企业规模小、分散、低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弱、粗放经营等状况,实现产业的全面升级。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外资企业综合管理水平高,控制着技术制高点,占据高端产品市场。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零部件行业超过40%的产值和销售额是占17%的外资企业创造的;中资零部件企业由于规模小,没有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再加上管理水平差,因此,所生产的产品技术附加值低,目前正处于被边缘化、低端化的危险。因此,增强创新能力对于中资零部件企业尤为重要。据悉,目前,中资零部件企业在技术研发的投入,其行业总平均水平尚不到销售额的1%,而跨国公司一般在10%左右,这说明我们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严重不足。 ――创新必须要有自己的技术积累。企业的创新能力绝不会凭空形成,它依靠的是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总结。而积累只能依靠长期扎扎实实的试验与研究。只有占据了技术的制高点,实现了技术上的跨越,才是真正的跨越。 ――提高工艺装备技术水平,解决好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落后的工艺装备水平的矛盾。目前,我国的不少零部件企业拥有高、精、尖的生产设备,但却在刀、量、辅、夹、模等工装技术上水平落后;在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上存在这严重的问题,这些都致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打折扣。因此,零部件企业更要重视和加强制造工艺装备技术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矛盾仍然是零部件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这个矛盾主要表现在,整车企业对零部件产品质量“三包”索赔的执行还不规范,对4S店或售后服务店的管理存在一些漏洞,从产品发现质量问题、决定索赔到瑕疵产品回收的整个过程还不够透明,管理还不够严密,这些都导致了零部件企业蒙受了不明不白的经济损失。 需要表明的是,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目标和利益是一致的。因此,整车和零部件双方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在当前成本压力都很大的状况下,应该兼顾到各供应链环节的利益,使整车和零部件企业都有合理的利润空间。据统计,在自主品牌整车的零部件配套企业中,中资零部件企业占了一半以上,这说明我国自主品牌整车企业为发展零部件企业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引导、促进零部件龙头企业走集团化、国际化道路;扶持中小零部件企业走专业化、小企业、大市场的道路。 零部件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促进其走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生产的道路,必须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国家应研究鼓励政策,引导零部件产业健康发展。扶持零部件专业化的小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因为,只有专业化才能做精、做强,成为高度协作的制造体系。同时还可以节约投资、大大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实力大大增强,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要以全球化的视野,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的合作。 但对外合作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和需要,避免盲目性。通过与国外零部件企业,特别是中小零部件企业的合作,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从而获得技术、品牌、商誉和客户关系,达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目的。 购买国外先进技术是零部件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们要积极与国外有实力的同行进行技术合作,注意尊重对方的知识产权,以正当、互利、公平的方式进行技术贸易。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国外公共技术服务公司购买技术,这些公司业务面广,涉及产品及基础技术的研发、生产管理、物流模式、信息化等方方面面。他们愿意为中国汽车产业服务。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进行多种方式的合作。 ――推进企业走出去。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推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但通过一年来的时间,我们发现,多数的零部件企业对“走出去”的反映并不是很积极。原因是,一、认识不足,没有想到要“走出去”;二、缺乏国际化的人才和实力;三、信息渠道不流畅。但也有一些企业能够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并购国外企业。 去年,我曾经提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零部件企业更要苦练内功”的观点。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了部分零部件企业参观学习了上海德尔福动力推进系统有限公司的“精益生产”方式;联合丰田(中国)公司在杭州举办了“丰田生产方式”讲座。 ――命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工作。今年,我们命名了重庆“璧山县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命名6家“零部件制造基地”中的一家。与此同时,中汽协会支持具备一定条件的地方申报“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的命名。我国有众多的民营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它们以集群的形式聚集在一起,便于地方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便于工艺协作、形成产业链;便于建立技术研究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同时也便于中汽协为之服务。 ――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一直以来,中汽协和美国DST公司合作,帮助企业进入美国售后市场。作为试点,我们已经为一家企业出口了散热器产品。 ――促进整车和零部件关系的改善。零部件参与整车的同步开发是解决整零关系的关键,我们要学习国外好的、成熟的经验。 ――发布零部件小行业龙头企业。目的是要引导、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发展,走小企业、大市场的道路。现在完善发布的产品目录,包括系统零部件、总成零部件以及关键的二次配套零部件。请大家谅解并提出改进意见。 ――分支机构管理工作。2009年有8个零部件分支机构到了换届年限,现在已经有4个完成了换届工作。在去年年会上,我们决定成立3个分支机构,其中“排气消声系统委员会”已经通过民政部的批准。“零部件再制造分会”通过了国资委的公示。“汽车用品分会”目前还在协调之中。今年,我们又新发展会员226家,对长期不履行会员义务的348家会员予以除名。目前中汽协共有会员1600余家。总会还要求各个分支机构秘书长定期与总会沟通行业的情况,按季报送小行业的经济运行动态。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作。去年3月,国家正式确定了14家整车(机)生产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开展了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试点。同时,还启动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标准制订工作,先后开展了发动机、变速箱等11个标准的制订。在广泛征集方案后,经专家评审,国家发改委审核,工商总局登记,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标志即将使用;协助国家发改委开展了循环经济院士“专家行”再制造专项活动,诊断各企业再制造情况,宣讲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技术,了解了发展再制造产业的难点与政策取向。 为进一步促进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发展,今年,国家发改委采纳了中汽协的建议,并报国务院同意,决定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发挥试点企业的示范作用。其中,下一步拟增加的再制造产品种类包括车桥、传动轴、压缩机、转向助力泵、水泵、机油泵等6种产品。中汽协今年10月在“专家行”的活动中考察了部分企业,此外,中汽协还将组织专家对上报的再制造企业和试点备选企业进行考察。 ――信息工作。按照工信部对协会工作的指导要求,我们一直在做行业信息的统计工作。通过对行业信息的全面掌握,我们才能发挥协会贴近企业的优势,更有效地配合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各项工作,最大化地为企业维护、争取应有的利益。 ――开展汽车零部件行业“十二五”规划的研究工作。这项工作已经布置给各零部件分支机构和骨干企业。虽然我国零部件行业已经市场化,但全行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发展方向性的指导文件,提出“十二五”的目标及向国家提出支持零部件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积极推进“零部件制造基地”建设。首先要加强对现有“零部件制造基地”的服务,对地方政府发展零部件产业的积极性要予以支持,对具备条件的地方给予“基地”命名。协会决定基地按照分支机构来管理,并将加强这方面的组织、服务工作。 ――继续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项目信息服务,为中国零部件企业走向国际搭建平台。 ――筹备建立零部件企业信息数据库。建立一个能真实反映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状况、有公信力的汽车零部件数据库,以市场运作的方式采集、整理汽车零部件行业信息。 ――筹备建立服务于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专家库。按专业、工艺分类,集合有大型企业现场管理工作经验的专家。 ――在汽车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环境下,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快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分支机构和企业的需求,搭建行业平台,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开展专项业务培训等工作;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协会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