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宝并购:全球汽车业天平向谁倾斜?
发表时间:2009-06-10 08:37:29; 来源:
新华社信息法兰克福6月7日电(记者郇公弟)在6月1日美国通用破产前最后一刻,通用德国子公司欧宝成功与加拿大麦格纳公司达成收购意向。虽然最终的收购完成还要等到9月份,在此期间任何变数都可能发生,但自从2月份通用透露出售意向以来,几个月间这桩收购案波诡云谲,各类角色纷纷登台,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商战大戏。 欧宝本来仅仅是通用的一个"弃子",但在其并购舞台上却有三十几个国家陆续出场――除了美国、欧盟的几乎所有国家参与外,加拿大、俄罗斯、中国等也悉数参与了这一"国际大会战"。欧宝这一砝码倾斜了全球汽车产业平衡的天平?管窥这一并购案,我们似乎能够看出当今世界汽车业格局的最新变动。 欧宝非"宝" 自从1899年欧宝生产第一辆汽车以来,至今已经有110年的时间,110周年庆本应值得好好庆祝。早在今年年初,在德国吕德斯海姆的欧宝总部大楼外,笔者就看到设计精美的周年庆旗帜已然在旗杆上迎风飘扬。但世事难料,随后的几个月欧宝几乎陷于破产绝境,数万员工面临失业,没有人有心情来庆祝这一活动。如今,周年庆旗帜依然在飘扬,但厂区内却冷冷清清,偶尔可以看到的只是几个闲人在厂区内跑步健身。 今年初以来,欧宝母公司美国通用濒临破产、自身不保,不得不选择弃卒保车,通过出售资产来渡过难关。虽然欧宝位列通用第二大品牌,但也依然在出售之列。对通用而言,其首要目的是保住通用的主品牌,并保住它在美国的工作岗位,欧宝却并不符合这两个目的。再加上欧宝本身也并没有竞争优势,在过去的十年中大部分的年景都在亏损,主要依靠母公司的补贴在生存,因此出售欧宝成为通用对其产品结构进行战略调整的必然选择。 然而在2月份通用最早表达出售欧宝的意向时,却无人问津,美国、德国几大汽车厂都表示对收购欧宝没有兴趣。对他们而言,欧宝非"宝",欧宝的中低档车型与德国、美国汽车大厂的已有车型是重复的。在当今全球汽车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时代,对欧美汽车大厂而言自身最宝贵的是市场,欧宝的生产线毫无价值。德国汽车大厂甚至更愿意看到欧宝自生自灭,在欧宝申请德国政府33欧元的援助时,德国的戴姆勒、宝马等都纷纷跳出来反对。 德国政府也一度打算放弃欧宝,默克尔在3月份曾表示欧宝对于德国经济并不是"系统性的关键"。但欧宝的破产将关系到德国两万多名员工的生计,今年适逢德国大选之年,默克尔不愿看到9月举行的大选有成千上万的欧宝工人上街罢工游行。最终,德国政府将33亿欧元的救援计划压缩到15亿欧元,但仍然拒绝给予直接的资金援助而仅仅是贷款担保。对于德国的政治家而言,美国走了,俄罗斯来了,这都不重要,他们看重的是就业岗位还在德国,欧宝也只是一个政治工具而已。 菲亚特"做大"之梦 欧宝所擅长的中低档车在业界强手如云,在全球汽车产业的第一梯队中,欧宝俨然是"多余的废物"。正当大企业为了生存而瘦身的时刻,却燃起了小企业成长为巨头的梦想,也燃起了新兴国家成为汽车大国的梦想。最终向通用发出欧宝投标书的,是意大利菲亚特、加拿大麦格纳以及中国北汽等厂家。毋庸讳言,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他们都是第二梯队和第二梯队之外的玩家。 欧宝非宝,但作为天平的砝码足已?菲亚特在与克莱斯勒联合后,如果再收购欧宝成功,其总产量将超过德国大众,位列日本丰田之后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厂。正如菲亚特首席执行官马尔乔内所言,"从技术和产业角度看,这是一次完美联姻。"菲亚特号称"小型车之王",拥有超小型A级车平台和小型B级车平台,而欧宝恰好拥有它所没有的中型C级车和中高档D级车生产平台。再加上克莱斯勒所见长的SUV车型和菲亚特拥有的法拉利顶级跑车等品牌,菲亚特所打造的一个大型汽车产业帝国已经呼之欲出。 欧宝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规模,要走自己存活的道路是不可能的,最理想的出路应该是被一家有丰富产业经验的汽车公司所收购。而菲亚特首席执行官马尔乔内确实也是一把汽车产业整合的"好手"。在2004年6月马尔乔内接手菲亚特时,这个欧洲小型车之王已经在三年内连续亏损了120亿美元,手头的现金就像现在的通用一样。马尔乔内在进入菲亚特之前曾经发誓:如果到2007年菲亚特无法赢利,公司就应解雇他。但是到了2005年,马尔乔内就改变了菲亚特多余的平台。庞杂的产品、重复劳动、无人为企业负责的现状,成功地实现了盈利。而在整合"烫手山芋"克莱斯勒的过程中,马尔乔内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手法。 治重病下猛药,要使欧宝真正"变废为宝",在马尔乔内的欧宝整合方案中给出了多味猛药,其中就包括了关闭欧宝在德国四家工厂中的一家?对此马尔乔内表示,"汽车厂商需要控制生产成本以便生存下去。"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马尔乔内的方案是"认真的"。然而,这却是欧宝工人和德国政府所最不能容忍的,计划被关闭的凯泽斯劳滕工厂2300名工人立即上街游行,德国政府自然看重的是工人态度。终于在5月27日通用提价3亿欧元之后,马尔乔内选择了退出竞标。 菲亚特做大之梦破灭,但欧宝也失去一次真正浴火重生的机会、成本是硬约束,规模化已是全球汽车厂商的必走之路。业内龙头丰田同时也是车型最丰富的厂商,位居第二的大众也在与保时捷谈判合并,合并后的品牌将达到十个?美国三大汽车厂没落,必然将有一批后起之秀取而代之。菲亚特昙花一现的梦想,也许向我们昭示了全球汽车产业天平倾斜的一种方式。 俄罗斯渔翁得利 在出售欧宝的过程中,虽然通用一直支持选择单一的投资者而不是一个投资集团。但德国政府以援助15亿欧元为条件担当了这场并购战的总裁判,最终选择了加拿大汽车零配件制造商麦格纳作为欧宝的新东家。原因自然是麦格纳承诺不关闭工厂,裁员人数也最少。但在麦格纳背后正是一个投资集团,一个来自俄罗斯的投资集团。甚至可以说,在麦格纳并购欧宝的背后,真正的主导者是俄罗斯,最终是俄罗斯人买走了欧宝。 麦格纳的收购资金来自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在并购后的股权方案中,麦格纳公司仅占有欧宝20%的份额,俄罗斯储蓄银行占有35%的份额。10%的份额归欧宝员工,美国通用仍暂时持有35%的股份。在麦格纳的重整计划中,核心亮点也在于与俄罗斯嘎斯汽车公司组成生产联盟,着力将新的欧宝汽车打入俄罗斯市场。 在俄罗斯参与并购欧宝的背后,俨然是一个大国的汽车产业崛起战略。俄罗斯总理普京6月1日在并购成功后表示,希望整合欧宝的计划能够列入俄罗斯汽车发展战略。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长赫里斯坚科称,这一并购交易将"促进俄罗斯汽车工业结构朝着更加合理和高效的方向发展"。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行长格尔曼、格列夫称"此项并购对俄罗斯非常重要,将有利于俄汽车制造业的结构调整"。麦格纳的并购方案描绘了欧宝的未来发展,计划将欧宝当前约150万辆的年产量扩大到500万辆,其中100万辆将在俄罗斯销售。 对于俄罗斯而言,一方面在汽车生产领域刚刚起步,另一方面国内对汽车的需求旺盛,并购欧宝实现跨越式发展不失为一条捷径。而对于欧宝而言,要想获得未来的出路一是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二是寻求新市场扩大销量,与俄罗斯联合同样是明智之选。且不论没有整车生产经验的麦格纳能否完成欧宝整合重任,未来欧宝"德国生产、俄罗斯销售"是否有些本末倒置,但从目前来看全球汽车产业的天平明显在向俄罗斯倾斜,在未来世界汽车产业版图中俄罗斯已经先胜一筹。 俄罗斯在国际并购中展现出的长袖善舞的本领让人侧目。在这次并购欧宝中俄罗斯方面的真正发起者是俄铝业大亨奥列格、德里帕斯卡,他不仅联合了麦格纳担当马前卒,这是争取通用和德国方面信任的关键,还让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担当了并购介绍人。实际上早在5月23日并购方选择的关键期,俄罗斯总理普京就与德国总理默克尔通过电话,表达了俄罗斯政府对这项收购的支持。 与俄罗斯的长袖善舞相比,中国参与竞购的企业却显得有些跟不上节拍。虽然北汽表示此次竞购并非突发奇想,在其海外并购计划中欧宝一直名列其中。但北汽直到5月21日才向通用提交收购意向,比通用规定的最后期限晚了一天。并且并未包括具体出价,被外界认为"并不是一个认真的买主"。直到5月30日,北汽董事长徐和谊才出发前往德国,等待麦格纳的最终谈判失败后再"认真考虑"提交一份更为具体的收购计划。 在世界经济危机之下,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也正在迅速洗牌。美国汽车企业败走麦城,德国、日本汽车巨头依然屹立,而一些第二梯队车厂如菲亚特等迅速发力,麦格纳等下游零配件厂商也在向整车领域扩展,新兴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等也都努力在未来汽车版图中争取一席之地。全球汽车产业的天平正在倾斜,在欧宝并购案中俄罗斯方面先下一城,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布局方面的眼光和能力还有待展现。 欧宝简史 1862年,德国人亚当斯、欧宝在法兰克福附近的吕德斯海姆创建欧宝公司,最早生产自行车、缝纫机等; 1899年,欧宝第一辆汽车问世,如今已是一家110岁的百年老字号汽车企业; 1914年,成为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1929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面大萧条时期,正是这一年,通用公司收购欧宝公司80%的股份,欧宝公司占据着德国汽车市场37.5%的份额,是当时德国最大的汽车公司; 1931年,通用汽车收购了欧宝其余20%的股份,成为全资拥有者; 1935年,欧宝的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4万辆,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汽车厂; 二战后,奔驰、宝马、大众等在德国后来居上,但欧宝仍然为欧洲屈指可数的汽车品牌; 2008年,欧宝/Vauxhall全球共销售150万辆,欧宝品牌约占80%以上,但是对比于2007年欧宝/Vauxhall全球销量168万辆的成绩下滑10%以上; 2008年,欧宝雅特与欧宝可赛分别名列德国汽车销量第7名与第10名; 2009年,欧宝Insignia荣膺2009欧洲年度车型大奖; 2009年,通用宣布出售欧宝,最终被加拿大麦格纳汽车配件公司、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和俄罗斯嘎斯汽车公司联合收购。 |